品读文章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夜观天下丨巴基斯坦内部闹分裂,背后谁在指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21:50:00    

正如我们此前所预测的,印度会渗透、煽动巴基斯坦内部的分裂势力,来对冲巴方的空战优势。

5月14日,印巴冲突结束不久,流亡海外的巴基斯坦俾路支分离运动领导人(米尔・亚尔・俾路支,Mir Aali Baloch)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独立视频,呼吁俾路支省脱离巴基斯坦,建立“俾路支共和国”。

随即,“俾路支共和国”在国际社交媒体迅速走红,尤其被印度社会媒体大肆渲染。

这次“俾路支独立事件”发生在印巴冲突之后,到底是来“蹭热度”还是蓄谋已久?《夜观天下》邀请四川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张超哲一起聊聊。

01

大概率是“蹭热度”

这位流亡者(米尔·亚尔·俾路支)历数巴基斯坦“非法占领俾路支”等行为,声称要建立一个“俾路支共和国”,公开向印度和联合国寻求外交承认和经济援助。同时,他明确支持印度对克什米尔争议地区的主张。

2024年11月9日,人们聚集在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首府奎达的火车站爆炸现场(手机照片)。新华社发

张超哲认为,此次“独立”闹剧“蹭热度”之嫌,恐怕大于“建国”之实。首先,影响力相当有限。这些分离主义势力在巴基斯坦国内发动的所谓“英雄行动2.0”的烈度,与以往的袭击相比没多大差别,破坏力有限,巴方俾路支省内部也没有掀起巨大反响和社会动荡。

而且印巴官方和主流媒体对此次“独立”关注度很低,更多的传播是在底层社交媒体上。各国官方也没有给予正面关注。

02

俾路支分离势力得到印度支持

俾路支分离主义势力是怎么来的?

俾路支人生活的区域,位于今天的伊朗东南部、巴基斯坦西部、阿富汗西南部。俾路支族人口约2000万,其中60%居住在巴基斯坦,25%居住在伊朗,10%生活在阿富汗。巴基斯坦面积最大的省份俾路支省,占巴国面积的43.7%。

自19世纪以来,俾路支分离运动愈演愈烈。原因有三个:

一是殖民时期就埋下隐患。俾路支地区在历史上曾建立独立的卡拉特汗国,但19世纪英国殖民者通过军事手段控制该地区,将其纳入英属印度版图。后来,英国人将俾路支人传统领地分割给阿富汗、伊朗和英属印度,人为制造了民族分治,是俾路支地区矛盾形成的历史根源。

二是巴基斯坦建国后多次发生冲突。卡拉特汗国于1948年签署“合并协议”,并入巴基斯坦。俾路支与中央政府先后于1948年、1958年、1962年和1973年发生过4次冲突,双方伤亡惨重。1977年齐亚·哈克总统上台后,在俾路支省宣布大赦,同时大力发展俾路支的经济社会事业,民族矛盾有所缓和。

三是外部干预与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2000年以来,南亚地缘博弈加强,印度长期被指控通过情报网络与资金支持,煽动俾路支省分离主义势力。2025年俾路支省首府奎达的爆炸事件后,向政府投诚的“俾路支解放武装”(BLA)头目公开承认,印度是其主要外部资助方。2024年伊始,伊朗对临近的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发动袭击,意图打击藏身于此的伊朗反政府武装正义军。巴基斯坦迅速回击,空袭了伊朗的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国际社会认为这是两国上演的一场双簧。

03

俾路支问题有美、印介入

俾路支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民族认同与政治边缘化。1948年卡拉特汗国并入巴基斯坦后,俾路支人长期被排除在国家权力核心之外,导致俾路支人产生强烈的“被占领者”身份认知。

二是资源剥夺与经济困境。俾路支省贡献巴基斯坦35%的天然气、60%的煤炭和大量铜金矿产,但其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7%,当地文盲率高达72%。

三是分离主义与恐怖主义交织。俾路支省的分离主义与恐怖主义交织共生,形成复杂的冲突网络。活跃于该地区的多个武装组织(字幕:“俾路支解放武装”(BLA)“俾路支解放阵线”(BLF)“俾路支共和军”(BRA)及“俾路支联合军”(UBA)等),既承载民族独立诉求,又通过暴力手段扩大影响力。

四是地缘博弈与外部煽动。美国在阿富汗战争期间默许武器流入俾路支地区,甚至通过“双标反恐”政策,将俾路支武装视为牵制伊朗、巴基斯坦及中国的工具。美军撤出阿富汗后,仍通过阿富汗山区为俾路支武装提供庇护。印度将支持巴基斯坦境内恐怖组织的“代理人战争”,作为针对巴基斯坦的“对等报复”。阿富汗塔利班当权后,也为俾路支分离组织提供跨境庇护。

3月12日,在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首府奎达,一名安保人员守卫在火车站附近。 新华社发

整体来看,本次俾路支“独立”闹剧本身不会对巴基斯坦构成重大威胁,不过,俾路支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主播:廖文卓

文案:张超哲 向思虹

摄像:朱文博

制作:郭雨荷

美术:沈晓颖

校对:徐海鹏

审核:钟莉 刘若辰

川观新闻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