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来源 《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4年)》
《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4年)》显示,2024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41.06泽字节(ZB),同比增长25%,增速较去年提高2.56个百分点。其中,人工智能、智能设备、低空经济和机器人等领域数据量增长较快。
这些领域之所以产生了大量数据,在于企业开发利用活动更活跃。2024年,约66%的行业龙头企业和30%的数据技术企业购买过数据。利用大模型的数据技术企业和数据应用企业数量分别增长57.21%、37.14%。大量数据资源的涌入,也为相关领域快速发展提供助力,带动数据要素市场化和价值化进程不断推进。
数据是与土地、劳动力、资本并列的关键生产要素,但其特殊性决定了数据资源的价值不在于储存,而在于流动和使用。数据不会因为消耗而减少,反而会在流动、使用、共享中不断增值。我国数据资源规模庞大,但利用率还有提升空间,需要继续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让数据真正活起来。
公共数据资源是基础性资源,开发利用公共数据资源,有助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报告》显示,我国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步伐加快,已建成全国一体化政务数据共享枢纽,累计支撑调用超5400亿次。但当前我国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仍面临供给不足、开放度有限、安全与成本困境等问题。对此,可以采取更多“授权运营”的模式,在保障公共数据公益性的同时激活市场活力。
《报告》还显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呈现出区域和行业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东部地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活跃,交通物流、电力行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活跃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要进一步优化中西部地区和部分行业的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格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采取特色数据驱动特色产业的做法,为数据资源开发应用找到更多落地场景,靠产业应用场景突围,走差异化的开发利用路径。(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孟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