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进入倒计时,每到这个时候,图书馆里总有不少奋笔疾书的学生。

上午9点半,云南省图书馆一楼自习室里座无虚席,不少学生塞着耳塞,盯着面前的平板电脑,奋笔疾书。这是在干啥呢?

学生:“我是在网上找的习题,就是一个软件里面的数学题,9月1日就开学了,开学之后就初一了,过几天有个分班考,所以我在这预习和复习。”
记者:“暑期作业有没有做完?”
学生:“语文还差一小点,快了。 因为大家都说,假期是一个弯道超车的过程,所以我想在这个假期能够尽量多学习,然后查缺补漏。”

不少受访学生告诉记者,自己提前制定了学习计划,假期开始就已经规划好了作业进度,来图书馆也就是个收尾工作,并不存在赶作业。

学生:“一篇一篇地做语文的阅读,还有专门的习题,英语是听力题或者组词,我们对单词不熟悉,所以来巩固一下。”
学生:“不要盲目地一直赶作业,就是在赶的过程中是要学,因为暑假作业不是平常的作业,实际上就是为了在假期有查缺补漏、提升自己的一个机会。”

对待自己的学业,这些孩子们一点也不含糊。同学们说,来图书馆学习做作业,并不是进度落下多少,而是能提高效率,预习、刷题也能更专注。

学生:“在家里拿着手机上课,上着上着就突然想玩了,就会拿手机刷一刷视频。一般在图书馆学到中午,然后回家吃饭。”
学生:“图书馆有安静的环境,学习氛围也特别好,然后大家都在学习,你就会被感染。”

相比家里,图书馆的学习氛围更浓厚,"沉浸式"学习才能让假期圆满收官。

记者:郑茜嘉 郑雪飞
编辑:尹双喜
一审:施凌清 王锐
二审:张志军
三审:梁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