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家媒体报道,中国篮协近日向各俱乐部下发《中国篮球协会入籍篮球运动员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的通知,再次启动球员归化工作,明确提出归化球员“文化认同、血缘优先、总量控制、能力为重”四大选拔原则,同时严禁归化球员保留双国籍。
2023年7月,在中国篮协的具体操作下,李凯尔成为中国男篮首位归化球员。和那次相比,此次中国篮协重启归化,在要求上与上一次有了很大不同。《管理办法》的出台,也标志着由俱乐部主导进行的新一轮归化球员正式启动。

重启归化,篮协提出四大原则
2023年7月,在时任中国篮协主席姚明的一手操办下,拥有1/8中国血统的NBA球员凯尔·安德森获得中国国籍,中文名叫“李凯尔”的他也成为中国男篮历史上首位归化球员。不过在当年的男篮世界杯上,李凯尔并没有给中国球迷带来惊喜,中国男篮最终以1胜4负的成绩排名男篮世界杯第29名,无缘巴黎奥运会。那次比赛,李凯尔场均贡献13分5.6个篮板3.4次助攻1次抢断0.6次盖帽,数据可以说是中规中矩。外界评价说,李凯尔具有一定的实力,但并不是中国男篮眼下最需要的归化球员。

为了实现进军奥运的目标,中国篮协今年再一次启动归化球员工作。中国篮协在前不久下发的《管理办法》中表示,本管理办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而制定,旨在落实国家对篮球运动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规范高水平入籍篮球运动员的引进和日常管理,提升我国篮球竞技水平,推动我国篮球运动高质量发展。这一次中国篮协重启归化,对入籍球员的引进提出了四大原则:坚持文化认同、血缘优先、总量严控、能力为重。由于对血缘没有硬性要求,中国篮球归化球员的可选择面将会更广。
权力下放,篮协不再具体操作
时隔两年,中国篮协再次启动归化球员流程,但这一次和上一次有了很大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归化事宜不再由中国篮协操作,而是将权力交给各职业俱乐部和地方体育主管部门。
在此前进行的中国篮球协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执委会第五次会议中,中国篮协就曾表示正在研究制定鼓励俱乐部吸纳入籍运动员的相关办法,希望借助各俱乐部的力量吸纳更多的入籍运动员,从而便于中国男篮在未来组建球队时在征召归化球员方面有着更多的选择。在此次下发的《管理办法》中,中国篮协明确表示,地方体育主管部门或职业篮球俱乐部均可向中国篮协提交入籍球员引进申请,同时,《管理办法》第四章也明确要求,接收入籍球员的地方体育主管部门或职业篮球俱乐部都应加强对入籍球员的日常管理,其中包括对入籍球员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制定中文学习计划,帮助其了解中国历史和现实国情,识国旗、认国徽、唱国歌。
困难不少,归化前景有待观察
中国篮协之所以再次启动球员归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归化球员能够帮助中国男篮获得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参赛资格。毕竟,中国男篮此前已经连续无缘东京奥运会和巴黎奥运会,这对于中国篮球的发展非常不利。这一次中国篮协之所以将篮球归化的权力下放到地方,就是希望一方面能够通过归化球员提升俱乐部战绩,从而激发俱乐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中国男篮选材提供更多的选择。
应该说中国篮协的出发点是好的,不过目前大多数俱乐部还处于观望状态。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篮协有关归化球员的政策和细则尚不完善和清晰,其中包括归化所需要的相关费用以及归化球员的待遇等,二是归化球员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作,会面临多方面的困难与挑战。比如,在《管理办法》中,篮协严禁归化球员保留双国籍,高水平外援是否愿意放弃本国国籍加入中国国籍,可能就要打上问号。
中国男篮主教练郭士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教练组心目当中的归化球员,第一肯定要选一、二号位这样的外线球员。第二他要有能力去解决问题,在困难时刻、关键时刻他能站出来解决问题,这是目前两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本赛季发挥出色的浙江广厦小外援布朗就非常符合郭士强的标准,据说他也有意接受归化,但目前薪资问题还未谈妥。

本文图片来源:新华社
今年夏天,中国男篮最重要的任务就是8月份在沙特阿拉伯举办的男篮亚洲杯。上届亚洲杯,中国男篮仅获得了第八名,创造了队史第二差战绩。因此,中国男篮本届亚洲杯肯定想取得好成绩,但由于时间紧迫,郭士强想带领归化球员出战亚洲杯的愿望恐怕很难实现。2027卡塔尔男篮世界杯预选赛抽签仪式将于5月13日进行,预选赛将于今年11月开打,亚洲16支球队将在两年6个窗口期争夺7个决赛席位。对于中国男篮来说,最现实的考虑还是能够有归化球员参加男篮世界杯的预选赛和正赛,毕竟男篮世界杯才决定中国男篮能否获得奥运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