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雨山发布】
8月7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一项国际标准,即IEC 63093-15《铁氧体磁心-尺寸和表面缺陷极限导则-第15部分:U型磁心》。该标准由马鞍山新康达磁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主导制定,是马鞍山市诞生的首个IEC国际标准,也是全球首个U型铁氧体磁心国际标准,填补了国际标准体系空白,对于全球该产品的生产、贸易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进一步巩固我国在磁性材料领域的技术主导权和标准话语权。

“IEC 63093”是关于铁氧体磁心尺寸和表面缺陷极限导则的标准系列,此前已发布了14部分,包括大多数常见的铁氧体磁心类型。此次新发布的第15部分专门针对适用于高电压、大功率等应用场景的U型铁氧体磁心,首次在国际层面统一规定了其尺寸和表面缺陷极限导则。
据了解,作为全球最大铁氧体磁心生产国(占全球产量70%),我国曾长期缺乏国际标准话语权。2015年实现IEC国际标准“零的突破”后,我国有多项主导制修订的铁氧体磁心IEC国际标准获得发布。此次发布的U型磁心标准,其技术条款基于国内主流生产工艺,由新康达磁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9家单位组成团队,历时三年多时间,历经草案修订、全球意见征集、多轮国际评审后制定。新标准覆盖品类年产量超万吨,将加速U型磁心在高电压、大功率场景的规范化应用,助推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有力促进国内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国际竞争力提升。随着我国持续主导磁性材料国际标准制修订,全球磁性材料产业技术规则正迎来“中国时代”。
内容来源:马鞍山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