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文章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共同关注|水土不服、高温中暑,专家支招科学防范 假期出游 健康别“掉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4 08:22:00    

暑期旅游旺季到来,不少家庭选择此时出游。然而,旅途中的环境变化、饮食差异等因素往往导致各种棘手问题,使得原本满怀期待的旅程不尽如人意。记者为此采访了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中心赵医生,针对旅途中常见的健康问题,他给出了专业的防范与应对策略。

腹泻频发,多为饮食不当所致

旅途中,水土不服引发的腹泻成为不少游客尤其是儿童的“拦路虎”。“所谓的水土不服引发腹泻,大多是饮食不当刺激胃肠道所致。”赵医生解释,旅途中,剧烈运动后立即喝冰镇饮料,会使胃肠道突然受冷刺激,引发痉挛;而食用不洁食物,尤其是路边摊贩的生冷食物、未彻底煮熟的海鲜等,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引发急性胃肠炎,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如何防范旅途腹泻,赵医生给出了具体建议。首先,要注意饮食节奏,避免在剧烈运动后立即摄入生冷食物,可先喝些常温的淡盐水,让胃肠道逐渐适应。其次,就餐时要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餐厅,尽量避开路边无证摊贩,海鲜、肉类务必确认彻底煮熟后再食用。此外,烧烤、小龙虾等刺激性食物以及啤酒等饮品要适量食用,切忌暴饮暴食。

“出行时应随身携带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等常用药物,以备不时之需。”赵医生建议,一旦出现腹泻症状,要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若出现频繁腹泻,且伴有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脱水迹象,应立即停止行程,前往当地医院就诊。

高温天气,避开“危险时段”防中暑

近期持续高温,11点至下午4点是一天中最热的时段,长时间户外活动极易引发中暑,甚至可能患上热射病等严重疾病。

针对当前高温天气,赵医生特别提醒广大市民,合理规划行程至关重要。“应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出行,选择早晚相对凉爽的时间段进行户外活动。同时,外出时应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并及时补充水分,避免长时间暴晒于烈日之下。”

赵医生还指出,一旦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等中暑先兆症状,应立即服用藿香正气水进行缓解,并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此外,规划出游行程时,最好预留1至2天作为调整期,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身体不适。

蚊虫侵扰,“物理+化学”双重防护

“蚊虫叮咬看似小事,却可能引发过敏甚至传播疾病。”赵医生介绍,如果旅行目的地是丛林或者山区,人们更容易遭遇蚊虫叮咬。体质敏感人群被叮咬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扩大、起水疱,甚至引发全身性过敏反应。更值得警惕的是,在丛林、山区等蚊虫密集区域,蚊虫还可能传播登革热、疟疾等传染病,对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为有效预防蚊虫叮咬,赵医生建议采取“物理+化学”双重防护措施。物理防护方面,应尽量避开草丛、积水等蚊虫密集区域,外出时穿着长袖衣裤,并为婴儿推车加装蚊帐。化学防护方面,可选用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成分的驱蚊水或喷雾,提前20分钟涂抹在暴露皮肤上,户外活动时每2至3小时补涂一次,以增强防护效果。

赵医生特别提醒,前往南方潮湿地区或热带景区旅行的市民,应提前了解当地传染病流行情况,备好防护用品和常用药品,确保旅途安全。

全媒体记者 张飞

编辑:辛灵飒 初审:杨东梅 终审:王笑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