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上旬,在共青团南阳市委的指导下,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脉国魂,踏寻中线”社会实践团队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光辉足迹,赴淅川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刻感悟人民至上、协作共享、艰苦奋斗、创新求精、舍家为国的南水北调精神。
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7月4日,实践队走进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在“长渠缀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展厅,队员们跟随讲解员系统学习南水北调工程知识,参观了3000余件珍贵文物,从旧石器时代的砍砸器,到新郑胡庄韩国王陵出土的编钟、商代兽面纹青铜鼎。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深刻感受到了南阳历史文化底蕴的厚重。随后,实践队探访了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该公园依托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而建,呈现出“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

队员们在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跟随讲解员进行参观学习

队员们在南水北调干渠渠道实地考察
随着调研深入,7月5日,实践队奔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重点探访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馆内泛黄的移民搬迁文件、磨损的农具、带补丁的衣物等千余件实物,瞬间将队员们带回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讲解员动情讲述淅川移民“舍小家、顾大家”,背井离乡、重建家园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水利工作者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更生动诠释了南水北调精神的价值内核。

队员们在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内翻阅文字资料
7月6日,实践队来到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白河沿岸。队员们沿着白河开展实地勘探,重点观测河道水质、两岸绿化景观及休闲设施等生态环境与公共空间的建设维护情况。他们深入沿岸社区与居民交流,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完成后对当地群众带来的发展变化及生态红利,并借此机会发起了节水倡议,呼吁居民从生活细节入手,如及时修复家庭漏水、合理控制用水时长、循环利用生活用水等,共同守护水资源。

队员刘禹轩向当地居民普及南水北调相关知识
社会实践是引领青年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锤炼意志、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通过此次社会实践,不仅能够帮助青年学子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们积极投身社会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下一步,团市委将持续推动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为青年学生搭建更广阔的成长舞台,引导更多南阳籍大学生认识家乡、热爱家乡、服务家乡,为南阳高质量发展汇聚青年力量。

︎来源丨共青团南阳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