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长治讯:余吾煤业公司“AI鲲鹏工作室”自今年3月份成立以来,便致力于将当前最先进人工智能工具与企业安全生产实际深度融合,努力发挥AI技术的高效能和高智能,积极探索AI技术在煤矿行业的应用场景,提高现有办公、技术发展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工作效率,推动公司向智能化、高效化转型。
智能体亮相 开启“AI智变”模式
最近,机运二队队长张永浩想整理一份提升机检修指南,来丰富员工日常操作和培训。只见他在“技术传承超脑中枢”智能体中输入了知识搜索指令,不到3分钟,一份关于煤矿提升机检修的方案已经形成,并且包括了各种检修案例和对标挖潜、技术升级的建议。这是“AI鲲鹏工作室”经过一个多月的搭建和试验,“技术传承超脑中枢”智能体亮相,开启了智能变革的新旅程。

该智能体具备两大核心功能,其一为事故经验深度挖掘和整合功能。智能体能够广泛收集、深入剖析各类事故数据,通过先进算法对海量信息进行梳理、分类与关联,提炼出关键的经验要点,并将其整合成一份逻辑清晰、层层递进的技术指南,帮助公司迅速定位问题、规避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事故重演的概率。另一大功能是知识针对性释放。智能体可以根据各系统工作人员提出的问题,智能推送与之高度匹配的技术知识。无论是新员工入职培训,还是针对特定设备维护等场景,它都能精准地将所需知识送达相关人员手中。这种个性化的知识供给模式,避免了传统知识传授的泛泛而谈与信息过载,确保专业人员在最需要的时候获取最精准的知识,从而显著提升学习与工作效率。
智能预测上线 打造“AI预警”标杆
近日,AI鲲鹏工作室自主研发的企业数值预测模型训练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以矿井瓦斯涌出强度预测为突破口,通过构建高精度线性回归模型,将回风流瓦斯浓度预测误差严格控制在0.06%以内,为该公司安全生产提供了精准的“数字预警”解决方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公司瓦斯治理依赖人工监测与经验分析,实时性和精准度存在提升空间。工作室依托矿井现有成体系的工作面瓦斯数据,创新性搭建AI模型训练平台,系统整合了回采刀数、产量、瓦斯抽采量、风量等8个自变量,围绕“回风流瓦斯浓度”这一核心因变量展开训练,实现了从“经验判断”到“智能预测”的转变。
在这一模拟训练平台看到,工作室成员运用了12种模型进行演练,演练结合公司多年的工作面瓦斯数据,达到了90%以上的预测准确率,为瓦斯超限预警提供了另一技术途径。不仅如此,在数据参量足够的前提下,能够快速在电量预测、深部应力预测等多元场景下搭建相应预测模型,构建覆盖矿山的智能预测体系。
“在科技赋能下,安全生产的‘铜墙铁壁’正通过一行行代码、一组组数据不断筑牢,为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工作室负责人刘佳介绍。(刘明星、武越)
编辑:邢璐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