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淄博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五一”期间(4月15日―5月6日)开展专项网络交易监测的有关情况。累计排查网络交易主体33426家,其中,淘宝、抖音、京东、微信、1688、美团、饿了么、苏宁易购等平台19355家,自建网站10038家,App4009家,第三方交易平台18家,本地交易平台6家,涉及商品124.2万件。
淄博市市场监管局重点对热销商品、农村伪劣食品、植物油价格异常、直播间交易行为、电动自行车及配件类产品、平台合规运营等进行监测,发现涉嫌违法违规线索35条。从违法线索类型看,涉嫌虚假宣传13条,占比37.1%,其中包括普通食品、化妆品、服务类商品存在夸大功效、误导性成分说明、违规标注专利等典型问题。涉嫌未亮证亮标7条,占比20%,涉嫌禁止宣传4条,占比11.4%。
淄博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从网络平台购物,需注意以下事项:消费者应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的正规平台官方网站、小程序、APP进行消费,避免通过不明来源的渠道购买商品或服务。在交易前,请核实商家的营业执照、经营资质等信息,确保其合法合规。优先考虑官方认证、品牌授权、放心消费等类型店铺。消费者购买商品时,要详细了解商品信息,包括产品参数、材质、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警惕商家夸大宣传或虚假描述商品性能、功效等情况,避免陷入消费陷阱。切勿购买“三无”劣质商品。在购买保健食品、药品时,通过外包装的“蓝帽子”“OTC”等了解类型与用途。消费者购物完成后,要及时保存好订单截图、支付凭证、聊天记录、发票等购物凭证。若发现所购商品存在问题或其他纠纷,应尽快与商家、平台客服联系,或通过12315平台进行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刘文思 通讯员王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