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文章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总台记者观察丨德国《兵役法》草案通过 难掩执政联盟内部分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8 12:39:00    

当地时间8月27日,德国政府自1992年以来首次在国防部举行内阁会议,并通过《兵役法》草案。此次会议地点的选择被外界解读为德国政府加强对军队的支持。

不过,草案通过背后凸显出的执政联盟内部矛盾,以及德国社会层面对此次《兵役法》草案的批评,也让德国政府试图“重启义务兵役制”的前景更显复杂。

总台记者 阮佳闻:我现在身后就是德国联邦国防部大楼。不同于以往在总理府的例行场所,本次会议的象征意味浓厚。外界普遍认为,这传递出联邦政府要强化国防军、重视安全政策挑战的明确信号。

总台记者 阮佳闻:在内阁会议结束后举办的联合记者会上,德国总理默茨与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宣布,会议已批准《兵役法》草案。草案将于明年起实施,规定向所有年满18周岁的男性和女性发放问卷,男性必须填写,女性自愿填写,以征询对服役意愿。符合条件的人员将被邀请参加体检和征募,但服役决定依然以自愿为主。皮斯托里乌斯表示,他有信心通过提高薪酬和吸引力实现人力扩充目标,并强调如果自愿模式未能满足需求,将考虑部分恢复义务兵役制。

不过,尽管草案过关,执政联盟内部的分歧仍十分突出。就在会议召开前不久,外交部长瓦德富尔一度对法案提出“部长保留意见”,几乎阻止了草案进入内阁审议。虽然这一阻力在部长间磋商后被撤回,但足见矛盾的尖锐。

围绕“是否设置强制性目标”的争论,已成为草案最具争议的焦点。包括前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勒特根与防务专家勒韦坎普在内的多位基民盟重量级议员,要求设立年度硬性指标,并在志愿人数不足时自动恢复义务兵役制。勒特根批评称,现行版本“缺乏具体数字与期限”,无法确保德国真正具备防御能力。而社民党方面则坚决反对这种所谓“自动机制”,主张应先观察法律效果。

总台记者 阮佳闻:来自军队系统和社会团体的批评同样不绝于耳。德国联邦国防军协会主席伍斯特纳认为,新法案虽有改进,但更多是“表面修饰”,并未触及德军长期存在的“头重脚轻”问题。后备役协会主席森斯堡也指出,仅靠问卷和有限约束难以弥补人才缺口。有反战组织当天在科隆的联邦国防军招聘中心外集会抗议,呼吁抵制社会“日益军事化”,并警告不要让国家政策滑向“战争准备”。

尽管总理默茨在记者会上坚称,联合政府方向上“没有根本分歧”,一致同意必须增强国防军实力,但舆论普遍认为,围绕征兵制的争论已经成为检验“默茨政府稳定性”的试金石。如今草案正式过关,接下来的政治攻防无疑将聚焦于德国是否,以及在何种条件下重启义务兵役制。这不仅是一场军事政策的调整,更是对社会与政治共识的深度考验。

责任编辑:章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