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林鹏 临沂报道

办好高等教育,党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党建工作与学校发展始终同步而行。”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党建工作负责人刘珊珊介绍,早在学校筹建过程中,就成立党支部,让党旗在学校建设一线始终高高飘扬。
狠抓党建,不断涵养着党员们的精神觉悟。大家发扬奉献精神,先锋模范作用在建校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筹建组成员用“来者能战,战则能赢”的态度,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早出晚归、不舍昼夜心无旁骛干工作,锲而不舍抓落实,高质量高水平顺利通过省委的设学验收。
自2018年筹建以来,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在学校建设、专业设置、人员招聘等方面全面推进,招生规模、办学质量稳步提升。但新校初建,也客观存在治理体系不够完善、治理能力有待提高、制度建设不够完善等问题。
“制度不够完善,有些工作人员缺少党建工作经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党建工作的发展。”回忆起那几年的党建工作,刘珊珊直言不讳,“首先要解决党建工作规范化的问题。”
作为学校党建工作负责人,刘珊珊和同事们从规范制度着手,每个月列出党建工作任务清单,制作“三会一课”记录模板,发展党员工作全流程图等,让各党总支、党支部照着学,一目了然,受到欢迎。对此,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生态环保系党总支书记冯珍泉很是感慨:“以前不管对错,只知道闷头干。自从有了清单,让我们理顺了思绪,不论出现什么问题,都能联系到专人,得到明确的答案。”
作为一所新建高职院校,在各项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学院党委清醒地认识到未来发展还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2023年1月,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党委组织开展了“我为学院做什么”主题活动,借助小切口推动职教创新性转变,推动调查研究工作取得真实效。通过集思广益,真正发现了真问题、研究了真问题,为真问题的解决夯实了基础,全校师生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执行力进一步提高、创造力进一步深挖,夯实了学校的党建基础。
在此基础上,2023年11月,经过筹备,到部分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进行学校调研,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印发《以高质量党的建设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列出88项任务清单,为学校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实施意见的印发,让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党组织架构理顺,权责清晰:学校现有487名党员,12个党总支,35个党支部,每个党总支配备专职组织员、党费管理员、灯塔管理员。党建工作驶入快车道,为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扎实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次新四军军部旧址之行,深深感染着学校教师马腾美。“革命前辈们的艰苦奋斗,让我对沂蒙精神的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马腾美动情地说,将坚守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职岗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添油助力。

基础牢靠,稳步创新。现在,校企党建共建已成为临科的一大亮点。
临沂科技职业学院落实“鼓励院校与企业共建党组织,促进四链融合”要求,以部分院系为试点,先后与多个部门(单位)、企业开展校地企支部共建,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向纵深发展。
坚持“以平台思维整合资源”,积极搭建区域合作平台,以支部共建统筹“政行企校研”各方力量,打造整合资源、协同创新、驱动发展的“万能接口”。经过深入对接洽谈,学校同山东翔龙实业集团公司签署校企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与翔龙集团旗下的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党总支开展支部共建。党支部之间通过多次互相学习交流、思想碰撞,擦出了合作共赢的火花。
与河东区畜牧发展中心在支部共建基础上开展深入合作,共建动物疫病检测中心,老师带学生同畜牧中心工作人员一起参与日常检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了动手能力,掌握了扎实的技能。会同涉农单位和企业联合成立“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发动各支部党员博士、教授参与,深入全市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和基层乡村开展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难题、推广新技术和新品种,被评为“临沂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彰显职业院校赋能乡村振兴的社会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