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北新闻7月24日电 教育是城市发展的基石,也是衡量民生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近年来,石家庄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教育期盼,以“奋进之笔”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为参加暑期托管服务的学生进行射箭练习。 赵元君 摄
不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是关乎教育发展和民生福祉的大事。
2021年以来,石家庄市在二环外、六大片区,新建、配建学校87所,目前已投用51所。今年秋季新学期,还将投用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铭德校区、石家庄市第40中学弘真校区等28所优质学校新校区。这些新校区均不设独立法人,与本部学校实行一体化管理,师资共用,资源共享。
石家庄市建设完善了招生服务平台,打通了户籍、房产、居住证等信息线上核验,实现了义务教育招生录取全流程“一网通办”,全过程可追溯监督。
石家庄市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除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以及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依规调剂的学生外,各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严格执行“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政策。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坚持“公民同步、属地负责、计划管理、随机派位、稳定有序”的原则,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确定录取结果。

图为参加暑期托管服务的学生在练习足球基本功。 赵元君 摄
石家庄市还持续深化学区管理制改革,以强校带弱校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通过实施学区管理制,一批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共享教学资源、管理经验和师资力量,着力提升了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才能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石家庄市持续扩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连续10年将创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列入民生实事,创建完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863所,提供普惠学位10.22万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1.96%。今年,石家庄市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新建普惠性民办园57所,提供普惠性学位1.05万余个。
石家庄市还以课后服务为抓手,通过创新课后服务模式、整合优质资源,拓展素质教育新空间。
一所所优质新学校拔地而起,一项项惠民政策落地生根,石家庄市将努力践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承诺,深入实施教育改革,开启熠熠生辉的教育新篇章。(俱凝搏 赵元君)
■编辑/马磊
■校对/赵润泽、侯明怡
■监制/姚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