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证监会同意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期所”)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纸浆期权注册。这不仅标志着上期所即将上市全球首个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同时还加速了上期所实现成熟期货品种期权覆盖,使其产品体系进一步丰富。


中国造纸协会秘书长刘文龙表示,从产业价值角度看,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填补了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的空白,与现有纸浆期货形成“浆—纸”一体化风险管理链条,助力企业通过套保应对原材料成本波动和产成品价格的不确定性。
造纸工业是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从应用领域来看,纸可以分为文化用纸、包装用纸、生活用纸、特种纸等。胶版印刷纸是文化、印刷用纸的典型代表纸种,主要以漂白木浆为原料制成,广泛应用于图书、杂志、笔记本等领域,同时具有市场体量大、标准化程度高、价格波动大等特点。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胶版印刷纸生产国和消费国。2024年我国胶版印刷纸产量948万吨,表观消费量871万吨。近年来,国内外市场环境复杂多变,我国造纸工业面临着较大营收增长压力,产业避险需求较高。
浙江省出版印刷物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曹道卿表示,近年来,由于国内文化用纸产能集中释放,胶版印刷纸市场价格波动加剧,价格中枢快速下移,对产业链上中下游都造成了较大影响。作为用纸企业,价格整体下跌虽然有助于降低采购成本,但也造成纸张质量把控和选择采购时点等方面的问题。
推出胶版印刷纸期货和期权,将填补国内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的空白,为我国文化用纸产业链企业提供精准管理价格波动风险的工具,加快形成公开透明公允的市场价格。同时,与纸浆期货形成协同效应,打造“纸浆-胶版印刷纸”的完整风险管理链条,加强上下游企业对从原材料到产成品敞口风险的闭环管理,完善浆纸产业全周期风险管理体系,提升商品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造纸产业同时具有较强的循环经济特征,目前在我国已经基本形成完整的原料可再生、产品可循环、废弃可回收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动造纸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广节能低碳和清洁生产技术装备,造纸行业正加快技术进步,迎来新一轮转型升级。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胶版印刷纸期货和期权上市后,将通过交割品级选择设置、交割认证品牌准入等合约制度安排引导行业全面贯彻绿色循环发展理念。如,将在交割认证品牌遴选时优先考虑具备相关绿色认证资质的企业,引导生产企业推行环保工艺,以市场化手段推动造纸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为“双碳”战略和绿色发展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中信期货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李青认为,此次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的同步上市,让造纸产业在套期保值的过程中多了一个工具的选择,能够更好地匹配企业自身的风险控制需求和套保目标。在现有纸浆期货的基础上增加胶版印刷纸期货品种,将使造纸企业能够灵活运用跨品种对冲策略,实现从原料采购到成品销售的全链条利润管理,进而提升行业资源配置效率。

来源 :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杨毅
编辑:云阳
邮箱:f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