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文章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85%腾讯程序员使用CodeBuddy,腾讯重新思考工作流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18:11:00    

5月21日,腾讯在腾讯云AI产业应用峰会上透露,公司已经有85%的程序员使用腾讯云代码助手CodeBuddy,该助手使整体编码时间缩短40%。这一代码助手今年4月进行过升级,新推出了软件开发智能体Craft,使AI编程工具的用途从代码补全向自主开发迈出了一步。

这是近日AI厂商推广编程智能体或AI代码助手的案例之一。加入智能体技术后,更多AI代码工具还在持续面世。近日OpenAI推出了代码AI智能体Codex,该智能体提供一个输入框和提问、编码两个按钮,OpenAI CEO奥尔特曼形容“像这样的工具能让一个人开发出的软件数量令人兴奋”,谷歌则推出了可优化通用算法的智能体AlphaEvolve 。

AI代码工具的应用已经让腾讯开始思考是否需要变更工作流程。腾讯云副总裁吴运声告诉记者,AI生成的代码占腾讯代码的比例有明显提升,他的团队也在用AI代码助手。就AI代码工具使用后是否需要调整工作流程或推动技术人员转型,吴运声表示,公司正在探讨这个话题,“(AI代码助手)对个人而言提效很明显,但这个变化发生后,最终还是要达到组织提效的目标,组织上需不需要因为个人提效或开发模式变化而做一些配套工作,我们确实在思考。”

一般而言,智能体能力基于大模型,但相比大模型的一问一答的形式,智能体可更主动地执行任务和解决问题。不仅AI代码工具在加入智能体能力,大模型厂商也在推动智能体技术在更多领域应用。5月21日,腾讯云将大模型知识引擎升级为智能体开发平台,基于RAG(搜索增强)技术,该平台针对企业非结构化知识可以自动生成问答等,供企业建造专属智能体。

在此之前,智谱智能体AutoGLM沉思于今年3月发布,该智能体可一边推理、一边搜索,该智能体曾注册小红书账号,发现14天内收获了5000名粉丝。5月,京东则推出JoyAgent智能体2.0,京东云相关负责人称,JoyAgent2.0正在帮助企业生成专业数字员工,JoyCode智能编码助手的代码采纳率超40%。

就智能体技术的现状,吴运声告诉记者,智能体技术还在发展,复杂任务自规划很多时候还不能很好地完成,目前智能体开发并没有泾渭分明的路线,底层则会用到各种模型。另有智能体开发者告诉记者,智能体技术还在发展中,预计在数十步较复杂的工具调用中,今年能做到90%的准确率,基本达到可商用状态。

除了开发智能体技术,大模型厂商也通过推出新的模型参与竞争。腾讯近期推出大模型产品的频次加快了。5月21日,腾讯一口气放出几个大模型产品预告,包括混元3D场景模型,以及即将开源的企业级混合推理模型、多模态基础模型。不少模型包含多种参数版本。例如,计划开源的企业级混合推理模型面向AI工作站的版本参数在7B~14B(B为10亿)之间,面向AI服务器的模型有激活参数量13B的Dense(稠密模型)版本和MoE(专家模型)32B参数版本。将开源的端侧混合推理模型参数在0.5B~4B之间。

提供更多版本而不是只比拼单一模型参数量和性能,背后既有应用场景的需求差异,也有分配算力的考虑。在今年5月的业绩交流会上,腾讯高管称,随着用户推理需求增长,推理token(词元)的需求比之前预计的更多,AI需求已超过GPU资源(能提供的算力),公司在推理效率上还能做很多优化,也能定制不同大小的模型以便节省GPU资源使用。